辛格动态
涨价、出口限制,全球粮价陷入“死循环”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6-06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进入2022年以来,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以后,全球粮食保护主义日渐抬头,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进出口限制政策,导致国际粮食价格一路攀升。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5月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4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58.5点,较3月创下的历史峰值回落1.2点(0.8%),但同比仍高出36.4点(29.8%)。

4月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平均为169.5点,与3月创下的最高纪录(自1990年以来)相比下降0.7点(0.4%)。国际粗粮价格在3月份飙升至历史新高水平后本月下跌1.8%,领跌的玉米价格降幅为3.0%,原因是正处于玉米收获季的阿根廷和巴西的季节性供应缓解了市场压力。

在亚洲各出口国本地需求旺盛、近东和中国买家采购以及美洲天气不利的共同作用下,国际大米价格4月实现环比上涨2.3%。

4月粮农组织植物油价格指数平均为237.5点,较上月的纪录高点下降14.3点(5.7%),但仍大幅超出去年同期水平。

4月粮农组织乳制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47.1点,环比上升1.3 点(0.9%),连续八个月上涨,且同比高出 28.0 点(23.5%)。

4月粮农组织肉类价格指数平均为121.9点,环比上涨2.7 点(2.2%),创历史新高。 肉类价格持续走强源于禽肉、猪肉和牛肉世界价格上涨。禽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受乌克兰出口中断和北半球禽流感疫情加剧的影响,全球供应紧张而需求稳固。

世界银行在上周四发表报告,预计全球粮价还将攀升。全球关于粮食危机(food crisis)的搜索趋势1年内飙涨4倍。

受粮食涨价的影响,多数国家和地区开始限制出口政策,这又反过来加剧粮食涨价,行成一个恶性循环。根据粮农组织的统计,截止3月底,去全球共有53项粮食相关禁令,俄乌冲突又加剧了全球粮食保护主义。

俄乌冲突以来,已经有27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粮食相关禁令,占据全球能量的17.22%,此前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时,全球共33个国家和地区实施粮食相关禁令,占全球能量的18.69%。

世界第一大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尼,为了降低国内食用油的价格,4、5月间共实施了25天的棕榈油出口禁令,后来由于伤及上千万棕榈油行业人士的生计而被迫放弃。

马来西亚总理萨布里5月23日宣布,从6月1日开始停止每月出口360万只活鸡,直到国内鸡肉供应与价格恢复稳定为止。这项措施是为了缓解马来西亚近来肉鸡短缺的问题。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在5月13日,以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为由,宣布从即日起禁止小麦出口。在5月24日,又发出通知限制糖的出口

埃及决定禁止出口玉米和油。在美洲,阿根廷政府已禁止出口大豆油和面粉。

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4.4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小麦、水稻自给率超过100%,玉米自给率达到95%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