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世界范围内持续出现史无前例的缺芯潮,“芯”慌笼罩全球。而如今,全球缺芯危机或将更加严重。
俄罗斯根据批准的政府法令限制了包括氖在内的惰性气体的
俄罗斯供应高达30%的全球惰性气体。该政府文件称,现在只能根据工业和贸易部的建议,根据政府的决定进行惰性气体
据报道,周四(6月2日),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表示,受制裁影响的俄罗斯在2022年年底前将限制氖气等惰性气体的
据了解,氖气是制造芯片的一种关键原材料。许多行业里的电子产品都需要半导体,比如用于制造手机、汽车、导航系统等。
据相关估计,俄罗斯占全球惰性气体供应量的30%。该政府文件称,现在只能根据工业和贸易部的建议,根据政府的决定进行惰性气体
值得注意的是,自冠状病毒大流行开始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半导体短缺已经开始,并且是在乌克兰暂停两家惰性气体工厂供应之后就短缺的。小小的一颗芯片,缺货风暴席卷全球。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全球氖气、氙气的价格曾一度出现跳涨。深陷于俄乌冲突泥潭的乌克兰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惰性气体供应国之一,全球约45%至54%的半导体级氖气产自乌克兰在马里乌波尔和敖德萨的惰性气体工厂。俄乌战争后,两家公司都关闭了业务,意味着全球的氖气产能突然失去了一半。
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Vasily Shpak周四通过该部门的新闻处向媒体指出,此举将为“重新布局那些已经被打破的全球供应链并建立新的供应链”提供机会。
正如专家所说,对于对俄罗斯及其半导体工厂实施制裁的合作伙伴来说,这可能非常敏感。通过的决定使俄罗斯有机会依靠外国制造商采取建设性和务实的方法向俄罗斯供应必要的半导体产品。
根据欧盟 4 月推出的第五套反俄制裁措施,禁止向俄罗斯
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的
据
据报道,温宁克表示,有一家大型工业集团开始购买旧洗衣机,并将其中的半导体拆出来,用于自己的芯片模块。
当地时间4月20日,全球光刻机龙头
据公开资料显示,荷兰ASML公司,总部设在荷兰埃因霍芬(Eindhoven),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之一,向全球复杂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提供领先的综合性关键设备。
据悉,
缺芯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更艰难的是持续不断的芯片涨价。据
3月24日,MCU及功率半导体芯片大厂
究其原因,除了产能不足、上游原材料、供需两端失衡外,包括日本地震、美国德州寒潮导致工厂断电停工、印尼欧洲疫情反复、以及国际局势变化等离散因素,是影响本轮“缺芯潮”爆发的重要原因。
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大缺货,让芯片半导体,这一原本隐藏在手机、电脑、汽车等产品下的精密部件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影响空调、肥皂制造业等169个行业的同时,还逐渐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芯片行业的高度全球化特征,决定了任何一个环节的波动,都将影响全产业链的稳定性。在美国干预导致全球芯片产业秩序“混乱”的背景下,全球疫情、日本地震和火灾、德州暴风雪、中国台湾地区缺水缺电地震等局部或全球冲击叠加,在高端芯片供给不足背景下,更是引发中低端芯片的市场“恐慌”。
为应对芯片紧缺危机,包括日本、德国、美国在内的多国出台或拟定新的政策,意在加强行业保障,补齐产业短板。
然而,尽管多国和业界正加力布局半导体芯片的生产,但政策生效和生产线建立均需要较长周期,短期内“芯片荒”局面可能难以缓解,多行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受影响最严重的是汽车行业,全球车企担忧产能不能得到保障,最新的财报表现和数据也印证了其受影响的程度。
丰田汽车公司11日表示,第四财季净利润同比下降31%,并预计由于成本增加,新财年的利润将继续下滑。5月24日
目前来看,芯片供给恢复正常的周期并不乐观。
有芯片行业的高管称,缺芯的状况将持续到2023年,届时一些客户的芯片需求才能得到充分满足。虽然今年半导体行业的IDM和晶圆代工厂努力扩充产能,但部分晶圆厂新建产能最快也要今年下半年才能投产。
另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5月31日警告称,全球关键芯片短缺的局面很可能将在整个2023年持续下去,甚至延续更长时间。
报道称,雷蒙多表示,没有迹象显示芯片短缺局面会在明年显著缓和。雷蒙多称,在韩国访问期间,她与一些芯片制造商高层就芯片短缺问题进行了交流,这些人士均认为,芯片短缺局面至少要到2023年年末甚至2024年年初才会出现缓和。
雷蒙多再次呼吁美国国会抓紧时间采取行动,为旨在促进美国芯片制造行业发展的立法提供资金。雷蒙多说,其他国家都推出了补贴计划,如果国会不迅速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