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内猪价经历了先跌后涨再回调。自10月下旬以来,生猪价格“跌跌不休”;仅两个月时间,较前期高点下跌4成,并跌破17元成本线。元旦、春节将至,猪肉消费逐步进入传统旺季,猪价何去何从?
生猪期货回调35%
近日,国内生猪期货价格继续高位震荡。12月21日,生猪期货小幅上涨1.94%,报16000元。
自10月下旬以来,猪价持续下跌,仅约两个月的时间,养猪行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K线图来看,继10月14日,生猪期货价格上摸至24300元,创下年内新高后,这两个月回调接近35%。
消息面上,临近年底,集团养殖企业为完成年度出栏目标,12月生猪出栏计划量继续上调。
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布,为切实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在后期元旦及春节等重要时段,将继续加大储备肉投放力度。
元旦、春节将至,目前供需双增,但供应压力明显更大。
国信期货认为,目前出栏均重仍处于高位,而春节临近消费旺季窗口期缩短,继续对养殖端形成压迫形势,猪价短期或延续偏弱。
跌破17元成本线
除了期货市场猪价下跌,现货市场上生猪出栏价格近2月跌幅更加明显。
据发展委监测,12月5日-9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同比涨幅低于30%,根据有关规定,已退出价格过度上涨预警区间。此前,发改委曾于10月中旬“拉响”猪价过度上涨“一级预警”。
12月21日,农业农村部消息,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下降1.7%。
12月21日早间,全国生猪价格下行。东北地区14.8-16.2元/公斤,下跌0.2-1元/公斤,华北地区16.2-17元/公斤,下跌0.4-0.6元/公斤,华东地区16-18元/公斤,下跌0.4-0.8元/公斤,西南地区15.6-16.2元/公斤,下跌0.2元/公斤,华南16.8-18元/公斤,下跌0.2元/公斤。
在10月20日前后,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一度达到28元/公斤以上,目前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跌穿17元/公斤。与10月中下旬出现的年内最高点相比下降40%。
养殖散户成本一般在16.0-17.0元/公斤,规模场养殖成本大致在17.0-18.0元/公斤。
今年,生猪养殖行业经历了快速的行情切换。6月底行业整体摆脱亏损局面,7月至10月,猪价出现了两段快速上涨行情,并在10月中上旬站上高位。
由持续攀高的利润导致养殖端看涨情绪浓厚,二次育肥现象增加明显。
从数据来看,两个月前,出栏一头260斤重的猪差不多能盈利1700元,目前猪价已经跌破成本线,二次育肥也处于亏损状态。
专家表示,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供应端的集中出栏和需求端的不及预期而造成的短期阶段性供大于求;预计猪价短期将继续呈现偏弱震荡,但长期仍有上涨空间和动力。
预期1月之后,元旦、春节到来,下游需求或还有一定提升,但价格超过10月中旬阶段性高点的可能性不大。